高水平发展背景下的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发布时间: 2023-12-01 来源:移动互联领域

  本文作者为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的熊伟。文章于2020年3月13日发表于内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第146期。

  2018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抓紧研究制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更突出位置,带动引领整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阶段性特征。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结合点,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面临着同样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核心技术短板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创新动能相对不足,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任重而道远,政府与市场边界依然未能很好的划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缺乏精准研判。

  从政策层面上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指能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换句话说,是否践行了新发展理念、是不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研判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将这一要求映射到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并结合该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地理信息产业的高水平发展至少应体现技术的持续创新、产品和应用的智能化便捷化、高效满足相关联行业发展的实际的需求等特征,为经济社会管理和运行提供智慧的信息或知识,以实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时间使用最短、需求响应最快、处事效率最高为目标。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第一要务。地理信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技术特征和业务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对测绘生产服务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广泛存在并产生于互联网和泛在传感网中与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本、电子地图、表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用来表述空间特征的信息已成为新的网络地理信息源自,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测绘生产和服务技术模式。与传统地理信息相比,网络地理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数据的生产者,将加速推动泛在测绘,即“人人都是测绘者”的发展。从形成机制上来看,网络地理信息分为网络POI数据、网络LBS数据、网络VGI数据和含有空间数据的专题网站等,其支撑技术包括开放式众源地理数据网站API获取、爬虫获取等网络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多源地理信息的互联与融合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的知识发现与深度信息挖掘等内容。

  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牵引下,测绘地理信息与IT的跨界融合慢慢的变成了新时期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一,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进行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比如,传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融合,提供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服务;遥感影像数据公司研发影像云数据平台,基于云模式提供新型遥感产品分发服务;导航定位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的提高导航定位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知识化水平。第二,通信、互联网、物流、餐饮等领域行业巨头以及各类初创企业依托其行业和技术创新优势,加速与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电子地图制作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一方面,产生大量基于地理位置的新产品、新应用,催生各种共享经济新业态;另一方面,围绕现实需求,将位置数据与人口、规划、交通等数据来进行智能化的融合分析,推进各行业智慧发展的进程。

  随着室内、水下、地下、陆上、航空、航天等新一代智能化无人高精度测绘装备以及无线快速传输网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正在加速推动无人高精度测绘的发展,使得“按需测绘”的发展理念有了更强的技术逻辑支撑。依托支持高精度室内定位的新型传感器、定位芯片等装备,能够自主获取水深、水下地形地貌等数据信息的水下智能测量机器人,适用于地下管线空间分布数据智能化获取的探地雷达装备,集高精度自主导航、定位、三维激光扫描、智能绘图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地面测量机器人,基于远程控制、具备空中实时传输数据能力的智能无人机航飞系统和机载微小型SAR、LiDAR等新型无人航空测绘装备,高空间、高光谱、高时相分辨率光学卫星、雷达卫星以及各种微小型遥感卫星和视频卫星,实现对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高精度“无缝测绘”,加速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无人驾驶产业化发展等。

  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保持继续前行动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由此,其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是公司实现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社会职责所在。因而,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除了需要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政策等改革,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围绕地理信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阶段性技术特征和业务形态,参考体现地理信息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从自主可控的方面出发,重点结合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高精尖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的现状,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和软件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提升高性能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导航定位芯片、GNSS 模组及板卡等核心装备以及影像智能解译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实景三维建模软件等关键软件的自主化水平,彻底摆脱受制于国外的不利局面。

  在找到影响地理信息产业供给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和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制定有效组织科技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及产品研制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其中,至少应科学划分政府和市场在有关技术创新中的定位和作用,尊重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让政府部门(包括高校)着重关注行业内核心、关键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专注于测绘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基础研究,依托科学技术创新平台、科学技术创新经费、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科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政府资源,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不断孵化新的产品雏形;同时,带领企业基于已有产品雏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结合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加强集成应用和产业化,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应更早地将地理信息企业引入基础研究领域,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支持公司参与建立科学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并且开展政府工程和项目,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建立更加开放、公平、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首先,应围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加强完善测绘市场准入管理政策。比如,在放宽测绘资质准入限制条件的同时,更突出资质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加强对测绘资质单位的信息安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事中事后监管,以此来约束资质单位逐步加强管理,提升单位市场竞争力。同时,快速推进注册测绘师执业,依靠个人执业的终身负责,切实让注册测绘师在项目生产和管理中发挥质量监督和管控作用,逐步提升各类测绘项目的质量,发挥好测绘在经济建设、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防建设和生态保护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其次,应逐步加强测绘市场监管,规范测绘市场主体行为,通过完善测绘市场管理办法和信用管理办法,更好地约束测绘市场招投标主体的行为,有很大成效避免一元中标或低于成本价中标带来的项目成果质量很难保证的问题发生。

  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涉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与人民生活便利化,同时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也同样是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如何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事关地理信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问题。因而,应在守住国家安全底线、尊重经济和技术规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涉及国家安全的地理信息数据向产业界开放的边界,把握好尺度,做到既保障国家安全,又能让产业界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地理信息资源,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其中,应通盘考虑技术进步对地理信息安全带来的冲击,确保地理位置和目标属性等数据的安全,即目标对象“是什么” 和“在哪里” 的问题,其核心虽然是“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是什么”和“在哪里”两者之间密布可分。因而,在后续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工作中,应把握好这一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