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共青团研究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会与研究立项介绍发布时间: 2024-01-24 来源:运营管理领域

  3月25日下午,共青团课题申报立项专项分享会在新闻传播学院小白楼新二教室召开,团委书记元英老师出席。

  会议邀请到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彭晨曦进行课题申报经验分享。彭晨曦同学以他曾参与主持的“困境与出路: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台在高校思政宣传融媒体矩阵中的发展路径探究”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课题申报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和文书的撰写要点。

  分享结束后,元英老师充分肯定了彭晨曦同学的分享内容,着重强调了课题研究对象的选择,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严谨假设,勇于实践。

  元英老师还指出,共青团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团学干部队伍建设,还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同学们学术能力的机会,希望我们大家好好把握机会,努力做出成果、做好成果。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彭晨曦同学与元英老师也为大家一一解答,大家受益良多。

  会议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与会同学都表示,会精心撰写申报书,在完成立项以后认真踏实研究,努力做好课题。

  在申报经验分享会之后,同学们认线年北京师范大学共青团研究课题申报的通知》,进一步探索相关课题内容,从自己关注和擅长的领域着手,确定调研题目,认真填写了研究课题申报书,经各项目团队申报、资格审核检查、线上答辩评审环节,校团委下发了立项通知,以下是新闻传播学院四个研究课题立项的内容介绍。

  自我效能感对团学骨干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引领作用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团学组织为例

  项目简介:团学骨干带头组织思政活动、宣传思政理论、凝聚爱党爱国风气也是贯彻思政教育的关键途径。充分的发挥团学骨干自我效能的驱动作用,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开展提供了创新性方法。本课题希望探究团学骨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团学骨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于思政教育效果的影响。为团学骨干的自我效能感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提供参考,填补空白。

  项目简介:本项目将以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委员会为例,纵向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行“推优入党”机制的不足,并结合当下开展党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进行机制改革;横向上借鉴其他高校的相关经验,为自身改革提供有益补充。理论上,本项目有利于完善现有机制,积累发展经验;实践上,改革有利于发挥共青团教育育人的职能,增强团员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党团的自身建设,逐步的提升党员和团员的综合素养,有利于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形成守正创新的风尚。

  项目简介:本研究聚焦于当代大学生的“主动隐私让渡”,探讨为了缓解社交焦虑而产生的主动隐私让渡行为,同时进一步拓宽“监视理论”的内涵,通过问卷和访谈法关注“被观看者”的角色转变以及其主动让渡隐私的实践,量化其隐私让渡程度和社交焦虑程度,并探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本研究聚焦于“使用与满足”框架下的社交焦虑,力图通过传播学的视角解读心理健康问题,为缓解社交焦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项目简介:本项目将尝试构建大学生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评估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等,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研究,创新网络育人新路径的尝试与探索,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政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在新闻传播学院共青团研究课题申请立项的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参加、实事求是、潜精研思,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不同方向、不同层面的研究角度,使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增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下一阶段,同学们也将热情参加校团委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社会学调研方法、调研报告写作能力提升、共青团相关文件解读等专项说明会和培训讲座活动,推动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