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发布时间: 2024-01-30 来源:智能计算领域

  国务院日前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计量领域的一件大事。《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计量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对做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计量工作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计量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伴随现代工业发展,计量已从古代的度量衡发展到几何量、热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声学、化学、电离辐射等十大计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所有的领域。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创新等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都以计量作为基础支撑,都以计量的发展进步作为技术引领。可以说,计量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上的水准和科技创新水平,反映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基于计量的重要性,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计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计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建成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2万余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供给数量持续增长,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更完善,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达1779项,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全世界有能力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的8个国家之一。计量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全社会计量意识日益增强,计量在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的1号决议,温度、质量等国际计量单位全面采用常数进行定义。这一改变正在深刻影响国际计量格局,引领国际计量体系向扁平化、多中心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在新的规则体系下“换道超车”、进一步实现计量独立自主和国际领先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各领域对精准测量测试的需求与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部分领域量值传递溯源能力还存在空白,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有待突破,计量监管思路和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计量社会共治亟需加强。

  因此,要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深入把握新形势下计量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计量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引领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要按照《规划》提出坚持“创新突破、改革引领,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共享”的根本原则,着重做好“加强计量基础研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强化计量应用,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加强计量能力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4方面主要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计量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抓好《规划》的宣贯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确保《规划》出台后各项任务真正落地实施。